火塘邊,宣講員與鄉親們圍坐一起,憶往昔、看今朝、話未來,生動解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鄉村舞臺上,宣傳全會精神的文藝節目精彩紛呈,基層群眾沉浸其中重溫黨的光輝歷程;
村子企業里,黨員干部持續下沉,全面深入調研、破解群眾困難和發展難題……
隆冬時節,暖陽照耀下,五峰縣處處涌動著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各級黨組織紛紛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宣講活動,以學促行深入推進為民服務發展破難,推動全會精神落地生根。
創新形式推動理論宣講“飛入百姓家”
為深入推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五峰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將全會精神融入三句半、順口溜等方言俗語中,讓基層群眾坐得住、聽得懂、愿意聽。
“六中全會精神是燈塔,五峰發展前景美如畫……”2021年12月16日,由五峰鎮文化文藝宣講小分隊志愿者劉飛編演的順口溜在該鎮正街社區首次上演。劉飛邊唱邊說,深入淺出地宣講全會精神,現場群眾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鼓掌叫好。
“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出來,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我自己也是一種學習提升。”劉飛說。
在五峰縣與巴東縣交界的牛莊鄉,一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獎知識競答,吸引了牛莊村800余名群眾踴躍參與。知識競答活動通過問題搶答、獎品發放、內容講解、精神傳達等多個環節,將思想深邃、內涵深刻、內容豐富的全會精神與老百姓生產生活中的常識性、基礎性、實際性問題相結合,現場群眾爭相搶答、氣氛熱烈、歡笑不斷。
自2021年11月16日五峰召開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會議以來,該縣各地各單位共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專題學習200余次,覆蓋黨員干部達5000余人。全縣95支駐村工作隊、272名駐村干部,深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屋場火塘等地廣泛開展宣傳宣講活動;縣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全會精神融入“歌、舞、劇、戲、曲”一體,開展“送戲下鄉進鄉村、文化惠民暖人心”公益活動110場次,覆蓋黨員群眾6200余人。
全會精神照亮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我以前都不知道這個軟件,多虧了你們告訴我,我要多看看,以后碰到上面的案例就不會受騙了。”2021年12月7日,在五峰鎮石梁司村安置點,聯村工作組正在屋場會上宣傳“國家反詐中心”APP的安裝與使用,得知村內有許多老人無法使用智能手機后,聯村干部又耐心仔細地將常見的電信詐騙方式告知村民,并叮囑收到可疑電話時一定要與子女、村干部及時聯系、反復核對,以防被騙。
在五峰鎮水浕司村,一場氣氛熱烈的屋場會正在召開。為解決天氣干旱臨時缺水問題,聯村工作組來到村中,組織村民集思廣益,確定了一處新的水源,幫助落實用水管道3500米。隨后,針對一村民與村委會之間的矛盾糾紛問題,工作組通過政策解讀,解決村民所需,成功消除兩者之間的誤解。
為切實突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實效,五峰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及《實干解民憂——五峰“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發動各級黨員干部持續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走訪調研,通過屋場會、小組會等形式,全面梳理群眾“微心愿”“微訴求”,建立重點項目管理臺賬,及時跟進督導辦理進度,確保實事項目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
據了解,目前五峰縣級領導共領辦實事項目31項,2870余名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崗位職能,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對接群眾“急難愁盼”民生實事3000余件,切實推動全會精神學習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
(湖北日報通訊員 王登府 胡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