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三峽晚報》第3版
五峰一個崗位,吸引50名大學生競爭,這是發生在去年湖北省省考中的真實一幕。五峰的好山好水、便利的交通以及良好的發展勢頭,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土家茶鄉扎根追夢。作為山區縣,人才怎么選、怎么引、怎么用、怎么留,五峰將人才興縣作為全縣的五大戰略之一。
五峰人有著豐厚的精神財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中國好人”羅官章,在退休后自掏腰包攻克天麻繁殖技術難題,帶動偏遠的牛莊鄉形成煙葉、中藥材、蔬菜三大支柱產業;“擁軍慈母”羅長姐40多年如一日照顧殘疾兒子;“全國德育先進教師”“中國好人”向宏佳放棄高薪,25年來扎根鄉村教育;還有“中國好人”、土家賢妻黃昌菊,“中國好人”、愛心司機鄧蘭舟……
越來越多的五峰青年以他們為榜樣,為五峰奉獻青春。
引才 北京高管入職“小巨人”
楊勇,是五峰赤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五峰赤誠)今年引進的高管青年人才。五峰赤誠以本土特色植物五倍子等為原料進行系列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今年39歲的楊勇是湖北恩施人,現擔任赤誠生物華北大區銷售經理。楊勇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后留在北京,并已定居安家。在一家農牧領域的上市龍頭企業工作,待遇優厚。選擇來五峰工作,楊勇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五峰赤誠的發展潛力大,雖地處縣城,但將漫山遍野尋??梢姷闹兴幉奈灞蹲淤x能大產業,帶動鄉親致富,是當地一張名片。二是專業對口經驗對口,在公司有用武之地。三是五峰當地從上到下重視人才,出臺了優惠的人才政策。
五峰對于青年大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去年,全縣19個崗位招人,吸引407名大學生報名,232人參考,其中市場監督管理局崗位報名比例達1:50,創歷史新高。
留才 青年博士扎根五峰20年
一茶兩中(中藥材和中蜂),是五峰的主導產業。五峰正在向全國優質道地中藥材示范縣、現代中蜂產業示范縣、五倍子第一縣沖刺。
五峰兩中產業的發展,桑子陽功不可沒。
桑子陽,五峰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北京林業大學生物學科博士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桑子陽扎根五峰20年,先后將紅花玉蘭、五倍子、“林藥蜂”等林業綠色產業培育成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產業。
不是五峰人的桑博士為什么留在五峰?他說:五峰人文環境好,風土人情淳樸,工作環境溫馨友愛;我的專業在五峰可學以致用,我小時生活在林場,對森林有感情,我學的又是林學專業,五峰是林業大縣,在這里有用武之地;五峰政務環境好,各級領導對我都很關心照顧。我對五峰有一份感恩之情。
朱靜,在五峰檔案館工作。香港大學圖書館與信息管理專業碩士。為什么選擇回到家鄉工作?朱靜說:我父母都在五峰,這里有熟悉的環境和朋友;五峰交通方便、人才引進政策好,青年人有鍛煉機會和提升空間。我覺得不管在哪里工作,如果你的工作是為社會所需,認真去做,人生就會有收獲。
五峰用待遇用真情留住了青年人才。此前,每年要調走20多人,現在,調出去的年輕人很少了。目前,五峰擁有茶葉等方面的碩士100多人。
用才 青年人才挑大梁
羅官章奮斗過的牛莊鄉,被稱為宜昌的西藏,這里“三月覆積雪,七月降早霜”,距離五峰縣城140多公里,車程4個多小時。一批年輕干部秉承“官章精神”,在這里克服困難奉獻青春。
目前,牛莊鄉干部平均年齡34.7歲,他們年輕、有活力、有干勁。鄉黨委書記唐浩說,在牛莊工作,更能鍛煉年輕干部安心基層、干在基層、服務基層的能力??h委縣政府高度關注牛莊干部的成長,從以往干部的成長、提拔和使用來看,牛莊干部得到了更多的關心和關愛。從牛莊走出去的干部,不論在哪個部門,都能夠珍惜崗位、敬業奉獻。這些,都與在邊遠艱苦地區工作的歷練緊密相連。
五峰國際滑雪場位于灣潭鎮茅莊村。茅莊村黨支部委員、33歲的陳興榮對青年人在五峰的成長有深切感受。2016年,通過公開招聘,陳興榮回到村里工作,正趕上國家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作為精準扶貧的落實者,“這幾年雖然十分辛苦,但能力得到了鍛煉,個人被選為縣人大代表,工作得到肯定有成就感。待遇方面也在不斷提高,村兩委干部工作滿3年還可以定向報考公務員,大家沒有后顧之憂,工作安心,生活有盼頭。”
今年,五峰將招錄100名青年人才,入職后大部分將派往基層。為了暢通上升渠道,實現人員流轉,之前在基層鍛煉的年輕人將進行換崗輪崗調整。
成才 建立青年成才有效機制
五峰給了青年人施展拳腳的舞臺、也給了他們勇于創新敢于創新的氛圍。
五峰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楊素介紹,對于青年人才,五峰在政策上留人。去年底出臺了《關于加快人才集聚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推出系列人才政策“大禮包”。年輕人踏進五峰的門,就會得到親人般的關愛,企事業單位新招引的高層次人才均有生活補貼。為促進青年成長成才,五峰設立導師制,導師對青年人傳幫帶;剛入職的年輕人,抽調到信訪局跟班學習三個月,接待上訪群眾,學會與群眾打交道。五峰還設立了青年講堂、青年智庫。
韓文獻2018年大學畢業后到五峰縣委黨校任教師,是第一批青年智庫成員。韓文獻說:最大的收獲是對全縣基層情況有了更深的直觀認識。我們先后去了仁和坪等10多個村,還到宜都等地學習,在調研中學到很多東西。
目前,五峰機關及企事業單位有青年人才2000多人,鄉土拔尖青年人才40多人。他們是五峰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三峽晚報全媒記者喻植桃 匡柏學 黃菁菁 景衛東 通訊員王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