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023年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復核動員會、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大會、2022年度全縣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專題述法會議先后召開,安排部署加快創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示范縣、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全面依法治縣等工作??h委書記李倫華,縣委副書記、縣長鄧紅靜出席會議。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國之大者”,是不可逾越的底線紅線。
會議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國之大者”,是不可逾越的底線紅線。創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示范縣的目標定位,是政治要求與政治擔當的行動統一、生態優先與綠色發展的目標統一、放大優勢與換道超越的路徑統一、生態自覺與人民至上的價值統一。踐行“兩山”理念,認識上要更加清醒堅定。胸懷全局提高站位,落實落細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立足當前直面問題,抓緊抓實各級督察反饋問題;展望未來把握機遇,更好把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會議強調,創建“兩山”示范,行動上要更加堅決有力。各地各部門要圍繞既定目標壓茬推進,統籌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系統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狠抓環保問題整改,防范化解生態風險。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全面完成整改銷號、全面加強環保執法,堅決防止發生負面清單所列的事項。優化生態功能布局,拓寬“兩山”轉化路徑。嚴格生態分區管控,優化產業發展結構,探索更多“兩山”轉化模式,持續放大生態資源優勢。壓實“兩山”責任,保障上要更加精準聚焦。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強化督查檢查考核,堅持全民共管共治。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不斷鞏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為加快創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示范縣作出更大貢獻。
優化營商環境是關系國之大者的政治考題,是贏得區域競爭的時代考題,是錘煉干部作風的必答考題。
會議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是關系國之大者的政治考題,是贏得區域競爭的時代考題,是錘煉干部作風的必答考題。優化營商環境就是提升軟實力、生產力、競爭力,要站在政治、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優化營商環境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會議強調,優化營商環境必須直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要持續加力破除封閉狹隘、安于現狀、因循守舊、坐等靠要的思想,深入開展“身在大山、心向沿海”大討論活動,堅持問題導向,認清存在差距,找準問題癥結,制定相應措施,付諸具體行動,通過固強項、補短板、抓重點、破難題,推進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優化營商環境必須降本紓困、降本提質、降本增效。以更大力度降低政務成本、稅費成本、生產成本、法治成本,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對照《全縣2023年度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清單》118項具體內容,抓好各項改革舉措的推廣和創新,將以控制成本為核心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優化營商環境必須系統推進、集成推進、整體推進。強化價值引領、責任擔當、問題整改、督查考評。動真碰硬、真抓實干,抓緊每一天,用足每一刻,坐言起行,善做善成,切實把“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要求落實落細,不斷提升企業認可度和群眾滿意度。
全面依法治縣工作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會議指出,全面依法治縣工作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堅持黨的領導,提升法治建設領導力。思想上對標對表,行動上同向同行,工作上提質提效。要堅持憲法至上,提升法律法規執行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維護憲法權威。
會議強調,要堅持圍繞中心,提升依法行政公信力。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行為、加強保障,圍繞打贏優化營商環境“翻身仗”這一工作重心,進一步增強依法行政能力。要堅持深度普法,提升法治社會凝聚力。突出宣傳重點,豐富宣傳形式,拓展宣傳范圍。要堅持破冰提能,提升法治思維實踐力。增強主動學法意識、依法辦事意識、接受監督意識,真正做到心中有法、言必合法、慮必及法、行必循法,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